
志愿者為群眾義務理發
聽老戰士講革命故事
文明實踐活動啟動
普法宣傳
送健康下鄉
“流動科技館”進校園
清理河道垃圾
文明成風,時代所向。近年來,子洲縣以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為主題,通過建設完善“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三級組織體系,不斷豐富載體、整合資源,廣泛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切實打通新形勢下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文明實踐直抵人心,推進文明實踐工作落地生根。
志愿服務惠萬家——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場次
近日,在馬蹄溝鎮馬蹄溝村,一場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讓小山村煥發了生機。村民齊聚廣場,同吃一鍋飯,共敘鄉里情。在理發點,愛心公益理發隊的志愿者為110多位老人提供免費理發服務;在照相點,老人依次排隊登記,在攝影師的指導下進行拍照;在義診點,醫療志愿服務隊為群眾免費量血壓、測血糖、針灸治療,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在家門口享受便捷的醫療服務。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志愿服務就跟進到哪里。近年來,子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務聚民意,堅持以解民憂、聚民意、暖民心為出發點,打造“親情暖心橋”志愿服務品牌,深入全縣各敬老院、老年公寓、幸福院、日間照料中心、行政村黨群服務中心,常態化開展“吃一頓飯、唱一首歌、照一張相、上一堂課、理一次發、打掃一次衛生、開展一次義診、連一次線、做一個小視頻、表彰一批好人”等活動,把志愿服務活動做到群眾心坎上,不斷滿足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與此同時,子洲縣依托“六大平臺”,組建成立了1支新時代文明實踐總隊、8支專業服務分隊、16支鄉鎮文明實踐分隊、N支特色志愿服務小隊,積極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h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發揮“龍頭”作用,孵化培育“子洲紅”“紅領巾課堂”“移風易俗進萬家”“第一書記理論宣講團”“二十大知識我來答”等志愿服務品牌項目,統籌推動專業人才、人民群眾等多元主體參與,8支專業志愿服務隊伍多元互動,形成中心(所、站)、六大平臺共建共享的文明實踐生態。
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各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場次,惠及近萬名群眾,志愿者已成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中堅力量。
實踐陣地全方位——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35個
今秋開學前,三川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鎮中心小學開展走村入戶家訪活動,搭建起學校、學生及家庭的溝通橋梁。工作人員和老師把幫扶措施傳達給每一個家庭,并積極向家長和學生宣傳各項教育惠民政策和食品安全、防溺水等安全常識,提高家長對教育政策和安全知識的知曉率,促使教育民生工程深入人心。
近年來,三川口鎮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全鎮建起新時代文明實踐1所22站,成立了“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太陽花志愿服務隊”“女子說事隊”3個志愿服務隊,為服務群眾建起了強有力陣地。
“自掛牌以來,三川口鎮以‘傳播黨的聲音’為主要思想,圍繞講、評、議、樂、幫、慶六大活動主題,多措并舉、統籌推動尚家溝村、麻新莊村等10個縣級文明村創建,全鎮的文明實踐成效越來越好?!弊又蘅h三川口鎮副鎮長薛夏說。
整合資源,建強陣地。近年來,子洲縣按照標準要求,建成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16個、實踐站279個。在全面實現“八有”的基礎上,聚焦地方特色,結合子洲實際,重點打造了8個示范所、24個示范站,進一步推動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示范化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同時,該縣通過整合各類公共文化資源,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站點)35個,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文明實踐“網絡矩陣”,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各項工作開展奠定了陣地基礎。
文明實踐多樣化——受益群眾覆蓋全縣各鄉鎮
日前,子洲縣科協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特邀市科技館,在電市鎮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現場向學生展示了“機械運動”“虛擬現實”“力與數學”等10余種科教展品,為農村孩子送上一堂豐富的科普大餐。
“孩子們興致勃勃、爭先恐后地了解展品的原理,動手實踐操作,開闊了眼界,激發了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這樣的文明實踐,很有意義?!弊又蘅h科協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志愿者石小峰說。
平臺盡其大,人才盡其力。近年來,子洲縣統籌盤活各類固定平臺,建立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普服務、法律服務和健康體育服務“六大平臺”,調動各類陣地資源、文化資源、人才資源,打通貫通聯通,形成了強大的文明實踐合力。
同時,本著對象化、接地氣、暖民心、重心下移、服務基層原則,充分發揮六大平臺自身職能,持續開展有特色、經常性、面對面、基層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大力開展政策宣傳、技能培訓、健康義診、應急演練、知識競賽等文明實踐活動,受益群眾覆蓋全縣各鄉鎮各村、社區,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三村聯建成示范——113個行政村開展村村聯建工作
“前段時間,村里兩戶人家因地界不清有了矛盾,一起來到說事堂。經過兩天的協商調解,終于把心里疙瘩解開了?,F在,好多矛盾糾紛在村內就能解決?!倍覟炒逍聲r代文明實踐站站長王華說。
這樣的變化,得益于“三村說事堂”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叭逭f事堂”整合董家灣、高家砭、梁渠三村轄區資源,由9名老黨員、網格員和村“兩委”干部擔任“說事堂”志愿者,聯合提供受理、調解、援助等服務,實現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難事不出“盟”。
為打造村村聯建示范點,子洲縣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多網合一、文明實踐多站合一、社會協同多治合一的優勢,三村黨總支優化村級管理平臺功能,將社會治理、疫情防控和移風易俗等工作統籌共抓,推動區域內文明實踐、鄉風文明、志愿服務等精神文明建設。
自村村聯建以來,三村借助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開展文藝表演、“好媳婦”“好農民”表彰和“吃饸饹拉家?!钡榷喾N文明實踐活動,改善了風俗習氣,團結了群眾,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試點示范,逐步推廣。目前,子洲縣113個行政村因地制宜開展村村聯建工作,呈現出支部聯建謀發展、產業聯動添活力、治理聯抓聚合力的生動局面,也為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建立常態化運行機制,通過建立健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總結先進經驗,強化部門協作,形成整體合力,打造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品牌項目。同時,結合子洲縣情實際,著力打造一批有文化內涵、有文明氣息、有特色的亮點活動?!弊又蘅h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趙發禮說。
記者 李志東 通訊員 杜娜 高婷婷(本版照片均為資料照片)